2020诺奖解读|“基因剪刀”改写“生命密码”,南大专家已研发出2.0版,基因编辑更加精准可控

时间:2022-09-13 23:10:42 | 浏览:576

因为实现了对“生命密码”的改写,两位女科学家詹妮弗·杜德纳和埃马纽尔·夏彭蒂耶摘得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她们发明的基因修饰方法CRISPR-Cas9现如今已经在全球各大实验室开展了使用。用“基因剪刀”改写“生命密码”,未来是否能彻底解决人

因为实现了对“生命密码”的改写,两位女科学家詹妮弗·杜德纳和埃马纽尔·夏彭蒂耶摘得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她们发明的基因修饰方法CRISPR-Cas9现如今已经在全球各大实验室开展了使用。用“基因剪刀”改写“生命密码”,未来是否能彻底解决人类的基因遗传疾病?扬子晚报记者邀请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系主任陈熹教授进行了解读。

“基因治疗”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兴起

认识“基因剪刀”之前,有必要先科普一下什么是“基因治疗”。陈熹教授告诉记者,基因治疗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一些高新技术,靶向导入细胞,从而纠正和补偿有缺陷基因导致的疾病的一种生物医学技术。

基因治疗按操作可以分为基因矫正、基因置换、基因增补或者基因失活,通俗地说,要么矫正坏的基因,要么换掉一个,或放进去一个新东西来补偿它失去的作用,或把这个坏的基因沉默掉。

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有一些比较有远见的科学家提出了基因治疗的相关概念。1990年,被誉为基因治疗之父的威廉弗伦奇安德森完成了首例成功的基因治疗人体实验,激发国外大量医疗机构和医药公司涌入基因治疗这个领域。

但没几年基因治疗就发生了陷入低谷的事件,18岁的男孩杰西格尔辛格,在参加宾州大学I期临床实验的时候,发生了由于病毒载体引发的强烈的免疫排斥,导致全身器官衰竭而死亡。

从2004年发展至今,大家又回归了理性,将研究重点回归于技术开发本身,而不是急于在技术不成熟的时候开展临床试验。通过这一阶段研究,相继发展出了三个革命性的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基因剪刀”既能剪辑,还能修正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储存人类遗传信息的重要物质,基因上携带的信息状况,便决定了人类的外部展现。因此,通过‘基因剪刀’剪辑、修饰或是替换基因上的信息,可以实现功能分子蛋白质的调控,理论上实现治疗任何疾病的可能。”陈熹教授告诉记者,“基因剪刀”是中文的一个形象比喻,它不是一把真正的“大剪子”,而是一种具有RNA导向的核酸酶,能够通过DNA(脱氧核糖核酸)剪切技术治疗多种疾病,有时又像“涂改液”一般,将基因上错误的信息进行修正,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一种基因治疗方法。通过对DNA的修剪,科研人员可以关闭某个基因或引入新的基因片段,从而达到治病目的,非常高精度地改变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 DNA。

此次获奖的两位科学家发明的CRISPR-Cas9,是对靶向基因进行特定DNA修饰的技术,是目前基因编辑领域最前沿的方法,被誉为基因魔剪。CRISPR是基因组DNA上的一段特殊的序列,源于细菌及古细菌中一种获得性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出入侵细菌的病毒,并通过一种特殊的酶破坏入侵的病毒。天然的 CRISPR—Cas9 基因剪刀可以识别病毒中的 DNA,但是今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的两位科学家证明了我们可以控制它们,以便在预定位点切割任何 DNA 分子。在此之前,研究人员若要发现生命的内部运作原理,就需要修饰细胞中的基因。这项工作曾经十分耗时、困难甚至有时是不可能。而使用 CRISPR —Cas9 基因编辑工具,现在可以在几周的时间内更改生命编码。

两位科学家能够获奖,赢在了首次体外证明

根据公开的报道信息,多位科学家都在“基因剪刀”的研发中作出贡献。比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博德研究所张锋实验室,他们成功改造CRISPR系统,实现了在哺乳动物细胞(包括人类细胞)中的基因组编辑。

但最终获得诺贝尔奖认可的是詹妮弗·杜德纳和埃马纽尔·夏彭蒂耶,对此陈熹认为,这与两位科学家在《科学》杂志发表的论文有着密切关系。2012年6月,詹妮弗·杜德纳和埃马纽尔·夏彭蒂耶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证明了CRISPR—Cas9可以进行基因编辑。论文中,两位女性科学家带领的研究团队首次在体外证明使用Cas9的CRISPR系统可以切割任意DNA链,指出CRISPR在活细胞中修改基因的能力。这是最早发表的把细菌天然免疫系统演变成CRISPR/Cas9基因编辑工具的工作。

人类基因遗传疾病未来或将得到彻底解决?

陈熹介绍,目前基因修饰方法CRISPR-Cas9已经在全球各大实验室广泛使用,作为流行的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通过它可以高效、精确地改变、编辑或替换植物、动物甚至是人类身上的基因,经过改造的CRISPR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和生物医药领域。

有了这样一把“大剪子”,是否意味着人类的基因遗传疾病将得到彻底解决?陈熹表示“基因剪刀”也有着较为明显的缺陷,脱靶效应一直是阻碍其应用的关键障碍之一。在基因中,长相颇为相似的信息数量极多。因此,”基因剪刀”在对基因信息进行修饰时,很容易出现“误伤”或是“路痴”的状况,存在着小概率的“跑偏”,不小心伤及其他基因,这便是基因编辑中的“脱靶”。这个问题对于日趋精准的医学治疗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也是科学家们不懈奋斗的关键所在。

与此同时,基因编辑所面临的伦理争端,也是科学界普遍存在争议的话题之一。“我们如果对生殖细胞进行治疗,稍微过线一点,可能将修饰基因传给后代从而扩散到人群中,也可能定点改变人的正常特性。”陈熹介绍,目前,基因编辑不可以在能发育成人的胚胎细胞上进行操作。但在未来,一些遗传病的基因编辑早期临床实验获得允许,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延伸】

南大专家研发光操纵的“基因剪刀”技术,基因编辑更加精准可控

2.0版“基因剪刀”目标更精准,不再“路痴”

如果说容易脱靶的“基因剪刀”是初创的1.0版,那么由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的科研工作者组成的科学家团队研发的基因剪刀载体,则成功让“剪刀”升级到了2.0版,基因剪刀对目标部位剪切的精准度提高了很多。2019年4月3日,在最新一期出版的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来自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的科研人员发表了最新的科研成果,他们开发出一种“基因剪刀”工具的新型载体,可以通过近红外光控制“修剪”基因的方式,实现体内时间和空间上的基因编辑可控,在癌症等重大疾病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版基因剪刀编辑基因的示意图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宋玉君介绍,1.0版的基因剪刀,在“剪辑”时通常是“由外向内”,2.0版的“基因剪刀”则是“内外呼应”。

针对基因剪刀的脱靶效应问题,团队进行了长达一年半的实验。根据实验,研究人员新开发的方法采用了一种名叫“上转换纳米粒子”的非病毒载体,这种纳米粒子具有光转化效果,当它们携带“基因剪刀” CRISPR-Cas9进入细胞内部后,在无创的近红外光的照射下,可以发射出紫外光,这些光线就像交通指示灯一样,为“基因剪刀”提供指令,使得Cas9蛋白不再“路痴”,可以准确进入病变组织的细胞核,从而实现精准的基因剪切。宋玉君说,红外光具有强大的组织穿透性,这为在人体深层组织中安全、精准地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提供了可能。

记者了解到,目前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已在体外细胞和小鼠活体肿瘤实验中得到验证。未来,或将在肿瘤治疗中开拓新的方法。宋玉君举例,如肿瘤的转移与病变,当药物治疗束手无策时,或许可以通过基因编辑的方式,将肿瘤细胞“转移”和“病变”的部分进行剪切编辑,从而成功实现消除肿瘤的目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苏云

相关资讯

如何缓解用眼疲劳、预防近视?听听专家怎么说

来源:人民网关注儿童青少年眼健康一直是很多家长和医生共同探讨的话题。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18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身体还在发育,加上学业负担重、近距离用眼需求多以及不注意用眼卫生,进而引起视力下降,形成近视。 近日,

近视为何与过量摄入甜食有关?专家:影响钙的吸收,导致眼轴变长

中新网成都6月4日电 (记者 王鹏)近日,“成都女孩近视1500度与过量摄入甜食有关”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近视为何与过量摄入甜食有关?四川省医学会眼科专委会青年委员、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邓铂林4日告诉记者,过量摄入甜食会影响人体对钙的

专家:“近视是一种病,拖不得”

新华社南昌6月6日电(记者李美娟)“几乎每个月我都能遇到这样的孩子,第一次来我们医院做眼部检查,就是400度甚至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副主任邓燕说,这是拖延的结果,起码拖了两年以上。“近视是一种病,拖不得,应

科学预防近视看看眼科专家的建议

【科学预防近视 看看眼科专家的建议】 01用眼注意劳逸结合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的时间,避免过多使用电子产品,即使是看纸质版的阅读物,也应该尽量缩短持续阅读的时间。向窗外远眺,多看看远处的物体和绿色的植物。视远与看近相结合,放松眼部肌肉,使眼睛

专家:家长要注意孩子近视的六大前兆创造良好视觉环境

人民网北京9月19日电(董童)孩子在看电视或黑板时,会习惯性“眯眼”;看书或玩手机时,会不由自主地靠近目标;长时间用眼后,还会时不时地用手揉眼睛或频繁眨眼……这些征兆,作为家长是否有所注意?对此,人民网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邀请北京同仁医院眼

为何孩子的近视度数越长越快,专家教你如何护眼

相关数据显示江苏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为6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三孩子如何正确用眼护眼?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情况严峻。其中,高中生近视率最高,为81%;小学生近视率为36%;6岁儿童近视率也有14.5%。专家表示,小孩近视

防近视哪些“操作”有效?专家来支招

孩子说看不清黑板,去医院做散瞳验光检查会伤害眼睛吗?防止近视加深,防蓝光眼镜有效吗?保护视力有哪些好的方法......你关心的这些问题,跟教育小微一起来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主任视光师李岩怎么说↓↓↓01眼睛就像智能照相机我们的眼睛就

近视手术能不能做,怎么做?听听专家怎么说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林苗苗 侠克)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不少人希望借助手术来摆脱近视带来的诸多不便。近视手术到底能不能做?怎么做?在第18个世界视觉日之际,记者采访了多位业界知名专家,来听听他们怎么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

近视低龄化问题突出专家: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多做户外运动

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仍处高位。疑难青光眼领域专家、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葛坚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等过度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缺乏等都是过度消耗远视储备的不良生活习惯,要保障孩子每天有40分钟的户外活动时间。根据国家卫生

近视不能治愈,严重会导致失明!眼科专家:这样做才能正确预防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启动全国第二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并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更新版)》,要求建立中小学生视力定期筛查制度,开展视力不良检查,筛查频率每学年不少于2次。据统计,2020年,我国青少年总体近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睡眠健康知识网日语自学网瘦身减肥训练营今日烟台今日淮北广州新闻资讯网南昌头条新闻网理想汽车股票山东旅游网广西旅游网今日济南许昌新闻头条网白云机场A股张家界旅游网王者荣耀游戏网今日晋城东方航空股票泉州新闻资讯网scratch少儿编程广元新闻头条网今日股市行情网飞盘运动俱乐部梧州六堡茶官网天天基金行情网辽宁旅游网元宇宙资讯网周氏周易起名官网围炉煮茶官网佛山头条新闻网贵州旅游网
数字能量,指的是数字具有一定的能量磁场,西方有关专家研究表明,数字与生命与某种神秘的联系。能量磁场理论认为,万事万物都有能量,都有自己的信息磁场,或称超级波、超级场、信息场、能量场等等。例如,手机号码由不同的数字组成,不同手机号码有不同的能量:领导的能量,赚钱的能量,破财的能量,情乱的能量,凶祸的能量等等。车牌号也是如此。
数字能量研究中心 28118.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