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集团:破解生命密码 多项成果“全球首发”

时间:2022-09-10 19:48:02 | 浏览:457

文/林园图/华大集团供图【开栏语】8月18日,深圳迎来先行示范区建设三周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2周年;9月6日,是《前海方案》发布一周年的好日子。为进一步讲好深圳经济特区故事,展现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精气神和深圳“双区”建设

文/林园图/华大集团供图

【开栏语】

8月18日,深圳迎来先行示范区建设三周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2周年;9月6日,是《前海方案》发布一周年的好日子。为进一步讲好深圳经济特区故事,展现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精气神和深圳“双区”建设的澎湃动力,羊城晚报推出“科创先锋 品牌力量——走进深圳一流名企”系列报道。

近日,2022自然指数年度榜单正式发布,华大集团在生命科学产业机构排名中位列亚太地区第一,全球第八,这已是华大集团连续7年位居亚太地区生命科学产业机构之首。

在生命科学领域,华大集团是公认的行业龙头,持续探索生命奥秘,推动解决生命科学各个领域的难题,“全球首发”的重磅成果迭出。

5月5日,华大集团旗下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机构领衔的时空组学联盟(STOC)宣布成立。目前,已有来自20个国家的100多位顶尖科学家加入该联盟,共同推动在器官、疾病、发育和演化四个方向发挥时空组学的技术优势,促进物种演化、胚胎发育、疾病机理等领域的研究。该联盟的首期成果实现了全球首批生命时空图谱绘制,日前以专题的形式在Cell出版社官网发布。

今年3月,中国科学院和华大研究院等多家机构的研究者,通过体细胞诱导培养出了类似受精卵发育3天状态的人类全能干细胞,这是目前全球在体外培养的“最年轻”的人类细胞,是继科学家成功诱导出人类多能干细胞后,再生医学领域的又一颠覆性突破。今年4月,由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主导,多国科研团队共同参与的首个非人灵长类动物(猕猴)全身器官细胞图谱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布。

研究基因的背后,是为了找到更多自然界的秘密。近日,华大研究院还联合国内外合作单位首次用单细胞测序技术,构建了蚂蚁四种不同品级的大脑细胞图谱,揭示了蚂蚁伴随着社会分工而出现的脑部特异化现象和不同社会品级行为模式差异的神经基础,展现了蚁后成熟过程中大脑的可塑性变化,找到调节其生殖力和寿命的关键细胞类群。此外,华大科学研究院还通过多学科联合的方式重建了企鹅的起源与演化过程,并以此为案例揭示了环境变化、气候及地质事件对生物演化的作用,还通过一系列关键性状的分子基础解释了企鹅如何二次适应海洋生态环境。

“先行者”勇闯“无人区”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华大集团在国际、国内生物科技领域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在基因科技这片“无人区”,企业走过了怎样的历程、人才培养秉承着怎样的理念、未来发展的愿景是什么?记者专访了华大集团执行董事、执行副总裁朱岩梅。

谈“无人区”:“先行者”的探索与努力

在朱岩梅看来,华大深耕和发展的领域,原先是一片“无人区”。而勇闯“无人区”,华大做了许多努力。

“在生命科学和基因研究领域,还有很多问题没弄明白。华大作为一个‘先行者’,需要首先把科学问题弄清楚,这跟在其他领域的企业是很不一样的。”朱岩梅说,在这片“无人区”,一开始华大的研究只能依靠购买进口的工具和仪器。据了解,早期华大使用的基因测序仪都是从海外进口,但后面遭受到了海外厂商的种种限制,包括设备维修成本高,损坏不能得到及时修理,配套试剂涨价等。在遭受了现实因素的打击后,2013年,华大完成了对美国公司Complete Genomics的收购,并进行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测序仪,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的局面。工具的可控,为技术和科研的突破提供了强大的底层支撑。

再者,作为新生领域,人才缺乏。华大同时肩负起培养人才的重任。“所以我们现在不仅有研究院、有自己的仪器平台,还与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联合培养人才。”朱岩梅说。

“无人区”甚至可能缺乏相关的行业准则。朱岩梅介绍,身为先行者,华大在其发展历程中,还参与推动了行业准则的制定。比如,2014年,为了规范行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相关的准入标准、管理规范出台以前,任何医疗机构不得开展基因测序临床应用,已经开展的,要立即停止。“华大作为行业领头人,首先要起到表率。”一方面,华大暂停了相关业务,另一方面,朱岩梅跟随华大集团董事长汪建奔赴北京,和相关管理部门沟通,让大家更快更清晰地理解这项技术及其重要意义。半年后,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终获得“合法身份”。

谈人才:创建人才“大树”模型

企业的成长离不开人才。2012年,朱岩梅加入华大时,华大有2000多人,如今华大正式员工已经近万人。

基于华大集团董事长汪建关于人才选育的思考,朱岩梅经过长期探索,创建了华大的人才“大树”模型,包含A(Ability,能力)、T(Traits,人格特质)、G(Goal-driven,目标驱动)、C(Change,自我变革)四个维度。她认为,树的枝叶是能力(A),果实是目标(G),树根是人格特质(T),树干是自我变革和突破(C)。该模型是华大人所需具备的一组关键能力和特质,也是朱岩梅和华大目前衡量与选用“人才”的标准。

如果将人才比喻为“大树”,那组织则为“森林”,生态良好的森林需要阳光、水、空气、土壤这四大要素。朱岩梅总结出人才如“森林”般的组织所需具备的四个“T”,即Target(目标)、Transparency(透明度)、Tolerance(包容度)、Trust(信任)。拥有这四个“T”的组织,必定能够成为人才的“森林”,她也正在为华大的人才发展打造这样的生态环境。

正是基于这样的人才选择标准和企业生态环境,让华大聚集了一批有理想、有科学探索精神、超越物质欲望的人,他们有着为社会奉献的博大胸怀和情感,也有着迎难而上、不畏艰难的开拓精神。这样的人,在生命科学的“无人区”内不畏艰险、勇敢前行。

谈愿景:“基因科技造福人类”

认知生命的前提,正是认知基因。破解基因的密码,将为提升人类健康、预防疾病、延长寿命等各方面带来极其美好的前景与未来。相较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华大集团更关注民生健康领域。

朱岩梅一直提倡“社会企业”,她认为相较于传统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社会企业”才是所有企业的终极归属,社会企业以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为首要目标。华大多年来始终秉承着“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使命和初心,在抗击新冠疫情,以及防控唐氏综合征、遗传性耳聋、宫颈癌等方面持续造福民生。

抗击新冠疫情,让华大的使命得以集中体现。疫情在国内出现伊始,大年初一,华大集团董事长汪建带领团队选择逆行武汉。在当地支持下,第一座“火眼”实验室建成,用于开展新冠病毒的应急检测,从最初一天只能检测样本100多单管,到实现每天上万单管的核酸检测能力,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随后,“火眼”实验室作为科技抗疫的中国名片走向海外,为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升检测通量,更精准地开展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其中就包括为塞尔维亚建设了两座“火眼”实验室,助力塞尔维亚的疫情防控,2021年2月,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向中国赴塞抗疫专家组和华大集团等授勋,以感谢他们在塞尔维亚抗疫工作中的贡献。

在出生缺陷和肿瘤防控领域,截至2021年末,华大基因已为超过1042万人提供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河北作为第一个全面采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进行免费产前筛查的省份,将可能成为第一个没有唐氏综合征的省份。华大还为超过494万新生儿和成人提供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的检测服务,发现数千名先天性耳聋及迟发性耳聋受累者,为这些聋儿和迟发性耳聋受累者提供了早发现、早治疗的机会。华大已经在中国为超过620万适龄妇女提供HPV检测,而且采用自采样的方式,简便且安全。通过及时进行临床确诊或干预治疗,有效预防了宫颈癌的发生。

朱岩梅介绍,华大的使命愿景是“基因科技造福人类”,其中第一步就是助力实现“先天无残、后天少病”,防控出生缺陷、传感染疾病、肿瘤等,帮助改善民生健康水平,随后再逐步拓展基因技术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谈及企业未来发展愿景,朱岩梅认为是“消灭几种病”。比如,对天下无“唐”的向往。朱岩梅介绍,同样作为筛查手段,传统唐筛技术的检出率为60%-85%,且假阳性率高,根据检测结果,还会要求对高危孕妇通过羊膜腔穿刺进行确诊,由于羊膜腔穿刺具有侵入性,有一定的流产和致畸风险;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只需要抽取孕妇5毫升的静脉血,就可以通过无创方式,在怀孕早期检测出胎儿患有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的风险,检出率高达99%以上。

数读企业

截至2022年4月,华大已发表论文4086篇,其中在《自然》《科学》《细胞》《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及其子刊上发表文章共计451篇。

截至2022年5月,华大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4575件,专利申请的国家包括中国、欧洲、美国、日本等53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已获得专利权1715件。

截至2022年6月,华大的创新教育模式和理念已培养了2026名学生,由他们主导及参与发表的SCI文章已有800多篇,主导及参与申请发明专利400余项,主导及参与软件著作权160余项。

截至2021年末,华大已为超过1042万人提供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华大为超过494万新生儿和成人提供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发现数千名先天性耳聋及迟发性耳聋受累者。

在中国还为超过620万适龄妇女提供HPV检测,而且采用自采样的方式,简便且安全。在海外启动华大“火眼”实验室近100座,分布在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程

相关资讯

《生命密码》:平均每个人生来都有大约7~10组存在缺陷的基因

↑↑关注我们每天看书摘《生命密码:你的第一本基因科普书》作者:尹烨“生命如此美妙,我们却知之甚少” 这是一本关于生物学的科普书,书中引用的故事都极富趣味,读的过程中,我们不免会惊讶于原本被我们忽视的事物居然还有如此魅力。虽然内容有趣,但作者

“双减”新气象 ⑫|海盐向阳:走进植物世界,探寻生命密码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为深入推进“双减”政策,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积极推动校园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按照“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创新性”的原则,近日,海盐县向阳小学举办了第32届校园科技节活动。本届科技节以“走进植物世界 探

《生命密码》告诉你国宝熊猫的“基因堕落”史

全套共2册书名:《生命密码》(套装共2册)作者:尹烨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5月1日深圳华大基因CEO 尹烨基因科学的有趣在于它会告诉你事物的来龙去脉,了解基因科学,才能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自己,科学让我们从无知到能够创造

从重庆抗击山火的人民自发之壮举,看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生命密码

当我看到了重庆军民齐心战胜特大山火及其感人泪奔的军民鱼水情系列报道之后,“人民的自发”这么一个平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词语,便开始在我的心中激情澎湃。“人民的自发”,顾名思义是人民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表达了人民真实的思想境界

翟元斌 ‖ 雷锋的生命密码

文:翟元斌一次与大学生座谈,有人发问:雷锋的事迹体现在他做了许多好人好事,我同样也做了许多好人好事,为什么还要向他学习?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引起同学们的一番热议。可见这个发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应该引起我们共同思考。人活着就要用生命去解释自己

生命密码(一)

生命密码(一)作者:读裁者黄远辉,专注人文历史,质量标准,知识产权推荐阅读书单:《生命密码》《不自私的基因》《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生命与新物理学》《遗传的革命》《长寿的基因》《最好的告别》《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

《生命密码3:瘟疫传》:解读生命密码,寻找与世共存的生存法则

#以书之名#我喜欢看一年四季的变化,特别是空荡荡的树枝开始冒出嫩芽最后长成大叶子的变化,总是能够让我感慨生命的奇迹!有时候我会想,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奇迹,那一定就是生命吧。不论是一年四季树叶的变化,还是人类从出生到成长,在我看来,这都是属于

驻足甘肃临夏盆地 探问亿年生命密码

在祁连山余脉马衔山与西秦岭太子山之间,被基岩山地包围的甘肃省临夏盆地曾经是远古生物繁衍生息的伊甸园。这里有占据“六项世界之最”的和政县古生物化石遗址群,更有坐拥“八项国内外之最”的刘家峡恐龙足印化石群。新年踏雪,探问亿年生命密码。当笔者随着

生命密码(十五)——在爱情里认识自己

在爱情关系里,人最能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好恶和需求。如果爱情经验太少,你就没有足够的机会认识自己。我常认为,人面对爱情关系就像走进一家自助餐厅,总会想在盘子里装满没吃过的东西,全部都尝遍之后,才会知道自己喜欢吃什么。爱情关系也像一所学校

科普:重写生命密码的工具——解读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

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7日授予两名女科学家,以表彰她们在基因组编辑方法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这里的基因组编辑方法,指的正是当下热门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脱氧核糖核酸(DNA)是重要遗传物质,它呈螺旋互绕的双链结构,在DNA链条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高端全屋定制官网湖南旅游网益阳头条新闻网南宁分之道官网特斯拉美股行情美国旅游网咸宁新闻爆料网福州新闻资讯网今日齐齐哈尔平顶山新闻头条网快递信息网今日股市行情网慧为智能股票今日邯郸常德新闻头条网澳门旅游网足浴养生网广东旅游网宝宝起名字今日榆林英国旅游网石油期货行情网西双版纳旅游网保龄球初学网今日青岛紫金矿业股票亚马逊跨境电商三亚婚纱摄影网理财投资网鹤壁新闻头条网
数字能量,指的是数字具有一定的能量磁场,西方有关专家研究表明,数字与生命与某种神秘的联系。能量磁场理论认为,万事万物都有能量,都有自己的信息磁场,或称超级波、超级场、信息场、能量场等等。例如,手机号码由不同的数字组成,不同手机号码有不同的能量:领导的能量,赚钱的能量,破财的能量,情乱的能量,凶祸的能量等等。车牌号也是如此。
数字能量研究中心 28118.cn©2022-2028版权所有